【商周這期在幹嘛】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看疫後區域經濟新變化,海外市場如何布局?
商周Bar - Podcast készítő 商業周刊 - Péntek
Kategóriák:
本集節目來自 6 月 25 日商周百大顧問直播的精華內容 來賓: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 過去兩年,疫情與地緣政治的衝突,經濟、社會、科技都是天翻地覆的改變,代表全新時代的來臨,會有新的規則與常態,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從三大關鍵分析市場: 關鍵思考 1:地緣政治大洗牌,CEO面臨5大挑戰 挑戰 1. 地緣政治大洗牌:過去中美兩國是以合作為主,合作中有競爭;現在是有限度合作,然後全面對抗。 挑戰 2. 供應鏈重組:一但重組就決定未來20年世界生產的格局。 挑戰 3. 新科技衝擊:電動車趨勢,車電、3C、人車介面, app的價值會超過車子本身價值;5G特性,會把很多中間平台服務消滅掉,將來6G傳輸速度又是5G的20倍,新科技衝擊對商業模式的破壞與創造。 挑戰 4. 疫情下的新常態:工作、教育、醫療、生活都會受影響。 挑戰 5.ESG海嘯:沒有跟上腳步的話,會影響台灣企業整體核心競爭力。 關鍵思考 2:供應鏈重組決定未來20年格局,要懂得「選邊站」 去年出口到中國1650億,當中大多是關鍵零組件,台灣也是全世界供應鏈的管理與整合者,過去大部分應用在中國,因為它是世界工廠。這次,將來全世界會出現很多區域製造中心,每個區域製造中心都需要台灣關鍵零組件,與管理、整合的能力。我們可以把中國這一套管理能力,複製到全世界去,這是過去沒有的機遇。 管理一定要在地化,過去台商也累積蠻多經驗,有很多成功的在地化經驗。 中美大戰之後,供應鏈重組趨勢,我們需不需要選邊站? 如果你是戰略安全產業,例如半導體、通訊、尖端技術…,你就有選邊站的問題,產業鏈一定會從中國移出來,會形成台灣、美日歐共同形成供應鏈合作的關係(或者你可能需要有兩套系統),如果此尖端科技是由美國所研發與掌控的,是不可能讓你帶進中國內需市場去。 至於一般電子與家電產品,沒有選邊站的問題,只要考慮成本(生產成本、關稅等)。歐美品牌商與台灣製造商,還是會想分散風險,轉移到新南向、印度或墨西哥等地。供應鏈移動成本,與生產地方的關稅,是主要考量點。 關鍵思考 3:美國製造玩真的,宜階段性佈局 有沒有可能去美國佈局?過去從日本,到台灣,到中國,現在要重新塑造供應鏈,美國還是指揮中心,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場,科技、創新的發源地,這樣的市場對台灣的重要性,不能只是認為美國下單、台灣製造的關係。美國大規模推動2.25兆美金基礎建設,這種基礎建設規模之大是前所未有,台灣與美國這麼緊密關係,一定要重視。 推動數位新南向政策,不論從投資或開發內需市場觀點,仍然是不可忽視的區域。長遠來看,印度在21世紀成為全世界最重要的製造基地、內需市場,這個角色不會變的。 結語:不要貪心,成為有「韌性」的企業 當資源有限時,中小企業CEO要做好功課,必須對你所在產業未來趨勢非常清楚,才知道資源要擺在什麼地方。 ● 延伸閱讀:商周第1753期《一起拚下去》 ● 延伸影片:#一起拚下去!這一次,換我來幫你 ◆ 訂閱商周Youtube,動人故事看更多: https://reurl.cc/2g38mE ◆ 按讚商周Facebook,時刻掌握時事脈動: https://reurl.cc/KjDXQ9 ◆ 追蹤商周IG ,每天圖解幫你畫重點: https://reurl.cc/bRxGEy ◆ 商周Telegram,補給成功人生計畫: https://reurl.cc/Q3DWbq √ 用各種Podcast平台聽商周Bar https://linktr.ee/BWnet √ 聽不夠?來這裡聽: https://reurl.cc/pyXZMx √ 數位閱讀e體驗,下載APP《商周Plus》 : https://reurl.cc/r8XZRZ --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