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ol.5 非暴力沟通:如何不带歉意地「道歉」

S的心灵课 - Podcast készítő Sabrina正念生活

Hi 大家好呀!这次主题,是受到我最近在上的一个非暴力沟通课程所启发:如何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疗愈与和解。在学习的过程中,我感觉自己完全变成了「门外汉」,即便很熟悉非暴力沟通的语言,却无法用这样的方式说话。比如,我了解到「道歉」是一种暴力的行为。马歇尔博士在书里写到「可悲的是,收到抱歉的人通常都很喜欢抱歉——他们沉迷于这种文化中:他们想要道歉的那个人不好过,想看到道歉的人充满自我厌恶。我发现的真相是,经历过真切伤痛的人永远不会道歉,也不想得到道歉。……道歉基于道德评判,是我做错了,应该为此遭受痛苦——我甚至应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厌恶自己。」课程过半,我才开始理解这个几乎全新的概念,然后它就像是一束光,照进我心里某个黑暗的房间里,现在它越来越亮,房间里住着的「内疚、羞愧、愤怒」被看见、被关爱,很疗愈的过程。所以课程还没上完,就热切地想要分享给大家。很期待听到你的回应!*BMG 来自马歇尔博士的弹唱 I Wish I Could Remember关于本次主题对应的非暴力沟通理念:人们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满足需要,无论有意识或无意识;人们都在自己的意识范围内用最好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;人类是相互依存的;别人的言行和选择是一种外在刺激,不是引发我感受和需要的直接原因。关于「意图与影响」:我们的意图和意图产生的影响之间,可能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差距。在和解时,当我们说「这不是我的意思」时,我们把焦点聚集在自己身上,希望对方来理解我们,而忽略了对方感受到的真切影响。「我们倾向于通过自己的意图来看待自己,但这对别人来说,是不可见的;同时我们主要通过行为来看待他人,这对我们来说,就是可见的,因而我们面临的现实就:误解和不公平是当今世界的秩序。」—— John G. BennettAya Caspi 老师课程中提供的「疗愈与和解」的步骤:理解自己造成的影响承认责任哀悼邀请对方看见自己共创请求*「非暴力沟通实践篇」P193 页中,马歇尔博士也提供了「疗愈与和解的四个阶段」情绪自由的三个阶段(可参见「非暴力沟通」P117)情绪奴隶面目可憎情绪的主人播客里提到的资源:「疗愈与和解」课程,可在微信搜索「NVC 中文网」了解 Aya Caspi 老师的课程「非暴力沟通实践篇」马歇尔卢森堡博士,其中第三章讲述如何修复、疗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有两段详细的角色扮演记录,非常推荐感兴趣的大家阅读最后,欢迎预约 Sabrina 的教练服务主播介绍Sabrina全职妈妈,兼职博主/人生教练,瑜伽/正念生活践行者,最近的梦想是认证非暴力沟通培训师。公众号:Sabrina正念生活微博/小红书:sabrina0527大力全职打工人,运动发烧友,热爱生活与分享,正在学习非暴力沟通小红书:娜大力力